2025.3.27 星期四 贵港 阴转多云
今天是2025年3月27日,乙巳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星期四,是我写原创日精进,通过文字记录美好生活点点滴滴的第1384天。
走遍全世界才发现,自己的笑容就是最美的风景。
为了给今天早上的晨跑做好准备,我昨晚很早就睡了,9点半左右就已经躺床上睡觉。
也是开着电风扇,盖着棉被睡,刚开始没啥睡意,稍微有点难睡得着。
后来好不容易睡着了吧,结果却在凌晨两三点时好像是被冷醒了还是怎么回事,反正就是突然意识到自己醒了。
我看凌晨5点整的闹钟还没响,也不敢起床,怕睡不够啊,于是就又继续睡。
还不错,很幸运,还是可以睡得着的。
总的来说,昨晚睡得还行,只能说还行,一般般而已了。
等我听到凌晨5点整的闹钟响时,那一瞬间就把我给吓了一跳,因为这闹钟的声音确实有点大。
昨天白天在定闹钟时,我担心开着电风扇声音大,听不见闹钟响,所以才特意调大一些,没想到会大成这样,后来就稍微调小了点。
醒来后,第一个进入我耳朵的声音就是听到外面田野里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呱呱呱呱呱叫的声音,春天的感觉真的是特别浓厚。
刷牙洗脸,喝了杯开水,吃了一粒维生素B族片,我就骑着心爱的小摩托出门晨跑去了。
我看了下华为天气APP,发现今天早上不是很冷,最低温度都有22℃。
所以,我在出门时都没穿外套,只穿了一件长袖T恤和一件长袖运动裤。
前几天被扭伤的左脚前脚掌还是有点疼,刚开始起跑时都没什么,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是跑到后面就变得越疼,跑到第二第三公里时就开始出现很疼痛的感觉了。
所以,我今天的10公里晨跑都是咬牙坚持下来的,跑得特别慢。
甚至连跑完十公里后,停下来,慢慢走路都有点费劲,每走一步都觉得疼,都是煎熬。
真奇怪,前两天在晨跑时都没出现过这么疼痛感的感觉。
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不应该是越来越好的吗?
也无所谓了,不去纠结那么多了,因为我这个月的目标100公里已经完成了,这几天就呆在家休息,下个月1号再出发。
好的,接下来自律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今天的晨跑数据和感受吧。
早上5点59分开始晨跑,最慢8分48秒/公里,最快6分06秒/公里,总里程10.17公里。
运动时间1小时15分52秒,平均配速7分27秒/公里,平均速度8.05公里/小时,平均步频170步/分钟,平均步幅78厘米,步数12973步,消耗了505千卡热量。
虽然说左脚脚踝处有点疼,刚开始时身体还稍微有点累,但今天晨跑的感觉对我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因为现在正值春天,不冷不热,还时不时地吹着春风,还挺大的风,所以跑着跑着就微微出汗了,跑着跑着,身上的疲惫感就逐渐消失了,这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爽,特别喜悦。
另外还有就是,空气特别清新,现在是春天了,木棉花开了,还有各种各种的花朵也开了,所以空气中全都是花香的味道,特别好闻,特别香的那种。
今天的天气变化也是蛮大的,凌晨5点多到早上8点左右都是阴天为主,后来慢慢地,太阳出来后,就变成了多云,最高气温都飚到了31℃。
我在下午1点多睡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无聊,一边听着周文强老师的喜马拉雅音频,一边睡,感觉非常不错。
似乎还做了一个梦,但具体梦见什么我就不记得了,很短暂的一个梦。
就在梦醒时分,我自己也醒了过来,没几分钟,闹钟就响了。
去卫生间洗把脸后,就开始今天下午的工作和学习。
好的,接下来自律哥就给大家分享点干货吧。
首先,自律哥要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昨晚在视频号上面学习到的知识点。
我学到了什么?
大彻大悟的人是怎么样的?
沉静从容,看透生死和个人得失,虽在红尘却如佛祖般修行。
克制言行举止,不再随情绪波动,而是高维理智把控自己的行为举止,对人间充满慈悲和大爱,利他之心毫不刻意,而是举手投足间的知行合一。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匪气十足,长大后又带点书生气,那么这个人大概率都是非富即贵。
这种人,善良的时候温文尔雅,人畜无害。
狠毒的时候,又是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分得清大是大非,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他不管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混得风生水起。
最容易觉醒有两种人:
一个是福报深厚的人,只需要一个机缘就可以觉醒开悟,因为平时种的善因多,所以水到渠成;
第二种就是经历苦难之人,而我们大部分就是第二种人。
在这个人世间大多数人是不能被叫醒的,只能被痛醒。
一个人的认知和觉醒不会发生在岁月静好的时候。
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现实的残酷,赚钱的艰辛,爱情的不堪,人心的险恶,不亲身经历痛苦,人是很难长大和觉醒的。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觉醒?
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名阶段
内心满是妄想和偏执,稍有不顺心就发脾气,认为全世界都欠你的。
第二阶段,半迷半醒
开始觉察自身的不良情绪,想要变好开始学习,寻找答案,但是一遇到事,也会一点就燃。
第三阶段,是觉知
真正知道人生快乐,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阶段,悟后起修
在事上磨练,成为情绪的主人。
第五阶段,行愿阶段,找到人生的使命和归宿成就自己。
当你真正觉醒之后,表面看着与别人毫无差异,实际上内心充满了旁人无法比的力量。
有了这几种力量你会比别人拿捏的事更准:
第一直觉力,你会敏锐的捕捉到外境给你提醒的信号,改变自己的行为,校准自己生命大道的指针。
第二洞察力,你不在轻易着相,反而会借助外力洞察到事情的前因后果。
第三觉知力,在对外面任何境遇时,你会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跳出小我,掌控人生。
第四驱动力,找到自己的使命。
你会明白,所有发生的事都是为了使命而来。
第五定力,你的维度会随着你生命的行走中不断上升,所以影响你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你会真正处于一个人生螺旋上升的状态。
每一次觉醒都是一次重生,是在岁月长河中点亮的灯塔。
它指引我们在复杂的人生之海上,向着真正有价值的方向航行。
有的智者,宛如暗夜中的隐匿猎手,令人胆寒。
他们是天生的谋略家,思维缜密如精密仪器,每一个念头都是布局的伏笔 。
在时机未到之时,他们选择蛰伏,以超乎常人的耐心等待破晓。
他们擅长洞悉人心,只需一眼,便能精准剖析出他人的弱点。
与人交锋时,他们不急于出手,而是巧妙借助外界之力,精心布局,让对手一步步踏入预设的陷阱。
一旦出击,必定全力以赴,以最凌厉的攻势、最狠辣的手段,直捣敌人要害,一击必杀,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 。
七杀一生都在向上爬,永不满足现状,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上进心强烈,工作拼命,不论从政经商都会有成就。
坏事就是永远想要得寸进尺,超过自己的能力和承受力就会崩溃倒塌。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七杀最应该知道的,却也是他最不信和不甘的。
人到中年才明白,跟任何人较劲都是在消耗自己。
无法沟通就放弃沟通,思想不在一个高度尊重就好,三观不在一个层次微笑就好。
不要和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不要和不重要的人计较重要的事。
成年人的妥协,一半是理解一半算了。
每个人都认为你输了,但你在默默准备的复出故事,在逆境的阴影中,磨炼意志,培养力量,韧性和决心,坚定信念,慢慢崛起,从灰烬中重生。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充满激情,高能量的他们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其乐观积极如阳光,驱散阴霾,照亮前路。
好的,接下来自律哥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今早在喜马拉雅听到的书。
86、【富人的思维方式86】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大多数人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如果你想的都对,那做的也应该都是对的,结果也应该是你想要的了。
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想要改变我们的结果,我们要改变的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的想法,也就是我们的思考方式。
耶格说,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背景,也不是种族,不是教育,也不是年龄,而是思维方式。
我每次看那些创造了巨额财富的人写的书,对他们书中几乎每一句话我都非常认同。
但奇怪的是,即使是像耶格这么成功的商业领袖,他都无数次发现很多的失败者不同意他说的话,也不同意那些书中的观点。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失败者的想法跟成功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所以,当有的时候,你有一个观点或者一种理念,周围有很多人并不是那么认同它,那这并不意味着你是错的。
我经历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但是很多人在失败的时候,他并不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我彻底的改变过很多的想法。
每一年我都尽力拥有比上一年更好的思维,但是很多人并意识不到改变思维的力量,清除自己的垃圾思维对自己的人生是有多么大的影响。
人们不知道它的能量有多大,也不明白他需要一个导师为他领航。
当人们和一个好的导师相处的时候,你是不会没有回报的,因为成功者的想法,它会影响到你。
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学会做一个好的思想者,做一个正确的思想者。
10%的人有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另外90%的人也有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如果你听从90%人的想法,那么你永远不会成为那成功的10%的人。
你想在什么领域里获得成功,就得听从该领域的成功者的教导。
我们发现,当人们只是关注某个领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是获得导师的指导时,混淆就会降临。
所以,你要专注于寻找导师。
要选择好的导师,要看看那些获得长期成功的人。
长期成功和昙花一现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如果你打算成功,就要向那些成功的人学习。
如果想失败,就向其他人学习。
这个世界上的成功者是少数的,而失败者要多很多。
所以,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那就得想清楚了,你要加入的是少数的群体,而不是大众人群。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很神奇,输入什么它就会输出什么。
如果输入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
所以,如果你跟财富思维的人相处,你的头脑里就播下财富的种子。
如果我们跟那些贫困者思维的人相处,我们获得的就是贫困思维。
所以,你要和成功者交往,不要在意他们身上那些你不喜欢的东西,你要发现他们身上那些你喜欢的东西,然后和他们交往。
你觉得你在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上听到的最多的声音是谁的声音呢?
你会无数次听到的是失败者的声音,而而不是成功者的声音。
可能会有1万个失败者站出来说,你不会成功的。
你要听谁的呢?
你要听从那个成功者说的。
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圣经里有一句话,人相信什么,它就是什么。
当你看书,听CD,听播音,包括和你导师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人都会告诉你什么,你能够做到。
但是,你和你周围的大多数的朋友交往的时候,他们会怎么说?
他们说,你不会做到的,你仍然要爱他们,但是不要接受他们对你的偏见。
你不能接受那些偏见,你应该说,也许我还不够优秀,但我会越来越好。
要记住,每一个成功者都曾被自认为最有发言权的朋友们判断为失败者。
他们不是天才的发现者,只有成功者才能发现成功者,所以跟成功者为伴,你会拥有梦想。
与失败者为伍,你会拥有遗憾。
好的,接下来自律哥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今天中午在快手上学习到的知识点。
身弱的人并不是身体不好,身弱的人是指八字中日主的力量相对较弱。
身弱的人就是什么都不做,又容易感觉很累。
他们往往有一个特点,他们的悟性会特别高,感知力会很强。
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能累,烦心事或者生活的杂事一多,就感觉整个人都垮掉了。
若想生活变好,切忌让自己过于疲惫。
一、要远离烂人烂事,不被消耗精力。
二、要注重休息,保证睡眠,多做提升精力的事。
身弱的人,他们不是那种靠拼命努力和勤奋去获取能量的人,不适合做体力活,他们天生就是享福圣体,需要的是宽松的环境,要多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多去爱自己,吃好、用好、穿好、住好,这样你就会越来越好。
好的,接下来自律哥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今天下午看的纸质书——《生命的重建》。
我们感觉我们不够好,这是因为我们缺乏自我肯定。
我认为,如果生活中有任何问题存在,那么就一定有问题的根源存在。
所以,让我们看看这种信念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是如何从一个认为自己完美无缺的柔弱婴儿,变成了有很多问题、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不可爱、没有价值的大人。
大家想一想,一朵玫瑰花开始是一个弱小的蓓蕾,含苞未放时它娇嫩可爱,花朵盛开时它美艳可爱,落花片片时它凄艳可爱。
它能在不停的变化中一直保持自身的完美,真值得人们深思。
我们也和玫瑰花一样,随时都在变化中,也应该随时都很完美,随时都很可爱,从婴孩到青少年时期,从中年到老年时期,保持各阶段的完美。
我们或已各自尽了自己的力量,以有限的知识、有限的觉察力和有限的理解力,来使我们的生命趋向美好。
如果我们带来一个三岁的小孩,把他放在房间中央,你和我都开始笑话那个小孩,说他是多么傻,说他永远无法做好任何事情,告诉他应该做这些事情,告诉他不应该做那些事情,看看他把一切搞得多么糟糕。
在我们打击他几次之后,可能我们得到的结果就是:一个被吓坏了的孩子,温顺地坐在角落里,或者在那里流泪。
孩子可能表现为其中一种方式,但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的潜能。
如果同样是那个孩子,我们告诉他我们是多么爱他,我们是多么喜欢他的长相,他是多么聪明伶俐,我们喜欢他做事的方式,在他学习的过程中犯了错误也没有关系,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会在这里帮助他。
然后,那个孩子的潜能会爆发出来,超出你的想像!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三岁的孩子。
我们用了大部分时间去讥笑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个孩子,然后我们想不明白为什么生活全都一团糟。
如果你有一个经常批评你的朋友,你还愿意接近他吗?
可能你在小时候经常被别人批评,感到特别悲哀。
然而,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你现在选择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那么悲哀仍将继续。
现在,在我们面前,放着这张我们童年时代听到的消极观念的清单。
想想你自己认为你有哪些缺点,这些缺点有多少与这张清单上的内容相符?
是不是大部分都一样?
很可能是这样。
我们的人生剧本是根据我们的早期观念写成的,我们都是好小孩,我们顺从地接受了他们的话并且把"他们的话"当成真理。
如果只是责怪我们的父母并且把我们的余生继续当成牺牲品,那是很容易做到的。
但是,我们不能开这么大的玩笑,这样做根本不能改变我们的处境。
中国古谚说"病从口入",许多疾病都由饮食不当引起,所以对食物有很多禁忌,平常既注重"食补",病后更不单要吃药,还要"戒口"。
这些说法做法,看上去虽然很"古老",但是用现代的头脑去分析,却很"科学",十分合于健康之道。
人们的许多病,的确常常由饮食不当引起。
常识告诉我们,营养不足固然会使健康不良,而营养过剩,也会促成很多疾病。
何况还有"食物过敏"的问题,也已经引起了普遍的警觉。
以前,大家只知道鱼虾蟹一类的海鲜才会引起食物过敏,其他食物都不会。
但随着医学的发达,证实了可以引起人过敏的食物,多至一百数十种。
"食物过敏"并非只令人皮肤发痒那么简单,它可以严重到使人丧失生命;所以我不会轻易给人开列有关食物营养的单子。
有些食物适合某些人,而不适合其他人,不可一概而论。
我个人采用的营养方法非常简单,如果想吃这种东西,那就吃。
如果不想吃这种东西,那就不吃。
你应当注意你的饮食,就像在意你的思想一样。
在我们吃不同的食物时,我们应当注意我们的身体所发出的信号。
如果你身为家长,而孩子还小,就更要兼顾到孩子们的饮食问题,小心观察。
一般来说,肉类的毒素最多,即使你对它并不发生过敏,也不可以吃得太多;若能够用一种富有植物蛋白质的豆类来代替它,那就最好。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现在吃素的人会大量增加,就是这个缘故。
只可惜,很多人吃惯了肉类,要他们忽然断荤,并不容易办到,那就只有听其自然,慢慢地来。
我相信只要人们先有观念上的改变,慢慢就会付诸行动。
人不论在哪方面改变,都会有一两天感到身体不合适;或是改变饮食,或是改变思想系统,或是开始静坐……都会如此。
而且,可能显得比以前更糟。这是新旧交替必有的现象。
回想一下感恩节的晚餐,吃完饭,该清洗烹制火鸡的平底锅了。
锅上的作料已经被烤得变硬了,粘在锅的表面。
因此,你把热水倒进锅里,又放了几滴洗洁精。
过一会儿,你用硬毛刷清洗锅的表面。
现在真的是一团糟了,看上去这只锅比开始清洗之前还要脏。
但是,如果你把刷子拿开,用清水把锅冲洗几次之后,这只锅看上去就和新的一样了。
在清扫头脑里顽固的思想模式时情况也是一样,当我们用新思想浸泡头脑时,所有油腻的脏东西都浮到了表面。
将你的清洁工作继续做下去,很快你就会把一种限制性的观念完全清除出去。
好的,接下来自律哥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今天下午在UC浏览器头条栏目里面学习到的知识点。
上坟不带两人,子孙辈辈富有!
清明节将至,牢记老祖宗的话。
传承千年的智慧,寄托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明节,在这个缅怀先人,祭拜祖先的重要时刻,让我们重温这句老祖宗的教诲。
感悟国学智慧,传承家族美德。
“上坟不带两人,子孙辈辈富有!”,这句话源自我国古代民间习俗,蕴含着丰富的国学内涵。
这里的“两人”,指的是不肖子孙和品行不端之人。
为何上坟不带这两类人呢?
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道德观念密切相关!
不肖子孙不带上坟,是对家族尊严的维护。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肖子孙,不尊重家族传统,不履行孝道,将其带上坟,无疑是对祖先的亵渎。
因此,不带不肖子孙上坟,是对家族尊严的捍卫。
品行不端之人,不带上坟,是对家族风气的净化。
我国古代儒家学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是治国的前提。
品行不端之人,道德败坏,若将其带上坟,不仅玷污了祖先的英灵,还可能导致家族风气恶化。
家族成员要尊重长辈,关爱晚辈,以身作则,践行孝道。
家长要言传身教,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行,家族成员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同为家族繁荣努力。
上坟不带两人,子孙辈辈富有!
这句老祖宗的教诲提醒着我们珍惜家族荣誉,清明节将至,让我们以虔诚之心祭拜祖先,铭记家族美德。
好的,我们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我的感悟是什么?
刚才有句话让我很有感悟,这句话就是:“我们感觉我们不够好,这是因为我们缺乏自我肯定。”
从这句话里,我感悟到了,决定我们人生好与不好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都沉睡在我们的内在,是我们每天的所思所言所行,如果这些都是积极正能量的,那我们的人生肯定会越来越好,反之就会越来越差。
决定决定命运,新的决定决定新的命运。
我的决定是什么?
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我每天都要给自己输入肯定的信念话语,不断地肯定自己,即便是别人说我不行,我也绝对不能说自己不行。
好的,我们今天的自律哥觉察报告已经书写完毕,晚安!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作者:刘连康
首发:刘连康博客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评论